手機閱讀

首    頁

法師開示

法師介紹

人間百態

幸福人生

精進念佛

戒除邪YIN

最近更新

居士文章

寺廟介紹

熱點專題

消除業障

素食護生

淨空法師

佛教护持

 

 

 

 

 

 

全部資料

佛教知識

佛教問答

佛教新聞

深信因果

戒殺放生

海濤法師

熱門文章

佛教故事

佛教儀軌

佛教活動

積德改命

學佛感應

聖嚴法師

首頁居士文章 :大德居士

>第150頁,共225頁:

7451. 

 蔡禮旭:人勇猛精進就應該“勿畏難”    (1115) 

7452. 

 蔡禮旭:精才不會雜,精才能進步    (1094) 

7453. 

 蔡禮旭:多些鼓勵少些壓抑    (1062) 

7454. 

 方海權:怎樣入手修學得善法    (1100) 

7455. 

 鐘茂森:衡量布施功德大小的關鍵是什麼?    (2846) 

7456. 

 蔡禮旭:以誠恪心,治不信心    (1671) 

7457. 

 蔡禮旭:謙讓是給別人留余地    (1257) 

7458. 

 蔡禮旭:家和,事業會興、家道會興    (1567) 

7459. 

 蔡禮旭:孩子從小就從父母的身上學到如何跟人和睦相處    (1887) 

7460. 

 周叔迦:學佛不只為求知更應注重實際行持    (609) 

7461. 

 蔡禮旭:善學的人將所學用在一切處事待人接物當中    (1363) 

7462. 

 蔡禮旭:念高危,則思謙沖以自牧    (1662) 

7463. 

 蔡禮旭:義,己之威儀也    (1378) 

7464. 

 方海權:為何妙傳與人生生世世得大安樂    (1226) 

7465. 

 劉余莉教授:婚禮處處都是起到了提醒和教育的意義    (2624) 

7466. 

 蔡禮旭: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    (2093) 

7467. 

 蔡禮旭:處處都是想著應盡的道義    (1040) 

7468. 

 方海權:一日為師,終生為父。    (1290) 

7469. 

 鐘茂森:孝與戒YIN,淺談青少年應有的美德    (4761) 

7470. 

 蔡禮旭:把好惡的心在一切人事境緣、物質境緣當中放下    (1893) 

7471. 

 蔡禮旭:辭掉員工的智慧    (2873) 

7472. 

 蔡禮旭:體恤才是仁愛心的表現    (1160) 

7473. 

 蔡禮旭:一切東西都要非常愛護不要糟蹋    (1416) 

7474. 

 元音老人:心經抉隱(一)    (36388) 

7475. 

 元音老人:心經抉隱(二)    (14865) 

7476. 

 元音老人:心經抉隱(三)    (17882) 

7477. 

 元音老人:心經抉隱(四)    (7914) 

7478. 

 元音老人:心經抉隱(五)    (6193) 

7479. 

 方海權:原來自己受歡迎是施人與喜    (1761) 

7480. 

 元音老人:心念耳聞是念佛念咒不可顛覆的總原則    (30875) 

7481. 

 蔡禮旭:要能體恤身邊的人,事業才做得長久    (1265) 

7482. 

 蔡禮旭:人生遇到的情境都是相互交感的    (1421) 

7483. 

 蔡禮旭:什麼才是真正的女強人    (3099) 

7484. 

 南懷瑾:理解觀世音菩薩的四個要點    (8759) 

7485. 

 蔡禮旭:不要去壓孩子,要自始至終信任他    (2322) 

7486. 

 方海權:我們若是做錯了事,應怎麼辦    (1942) 

7487. 

 方海權:見人歡喜恭敬者,人見即歡喜恭敬    (1383) 

7488. 

 方立天教授最後一課:佛學泰斗的震撼告別    (2750) 

7489. 

 蔡禮旭:給別人建議應該要冷靜客觀    (1179) 

7490. 

 鐘茂森:因果輪回的科學證明    (65084) 

7491. 

 方海權:布施什麼東西功德為大    (4420) 

7492. 

 蔡禮旭:以得為在人,以失為在己    (1206) 

7493. 

 蔡禮旭:煩惱起於愛憎,愛憎起於分別    (1763) 

7494. 

 黃念祖:文字般若的指路牌作用    (2274) 

7495. 

 南懷瑾:觀想不要用力    (22451) 

7496. 

 蔡禮旭:真誠溝通是必修科目    (1187) 

7497. 

 蔡禮旭:自己斷自己的吉凶,自己是吉人還是躁人    (2457) 

7498. 

 蔡禮旭:虛榮心把自己給整死    (2058) 

7499. 

 蔡禮旭:計較都來自於太重自我的利益    (1263) 

7500. 

 陳大惠:讀了名牌大學你最後去當小姐去,你怎麼學的?    (8476) 


首頁| 上頁| 下頁 | 尾頁|轉到第
 

即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。上報四重恩,下救三道苦。惟願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。在世富貴全,往生極樂國。

台灣學佛網 (2004-20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