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閱讀
首 頁
法師開示
法師介紹
人間百態
幸福人生
精進念佛
戒除邪YIN
最近更新
居士文章
寺廟介紹
熱點專題
消除業障
素食護生
淨空法師
佛教护持
全部資料
佛教知識
佛教問答
佛教新聞
深信因果
戒殺放生
海濤法師
熱門文章
佛教故事
佛教儀軌
佛教活動
積德改命
學佛感應
651.
樓宇烈教授:略論印光大師的念佛法門 (1303)
652.
樓宇烈教授:佛學與中國近代哲學 (199)
653.
樓宇烈教授:漫談儒釋道“三教的融合” (222)
654.
樓宇烈教授:胡適禅宗史研究平議 (193)
655.
樓宇烈教授:敦煌本《壇經》、《曹溪大師傳》以及初期禅宗思想 (218)
656.
樓宇烈教授:禅宗“自性清淨”說之意趣 (322)
657.
樓宇烈教授:中國近現代佛教的融和精神及其特 (209)
658.
樓宇烈教授:呼吁理解佛教 (286)
659.
樓宇烈教授:大乘佛法的悲智精神與人間佛教 (376)
660.
樓宇烈教授:別誤解了佛教 (305)
661.
樓宇烈教授:佛教的最高境界——涅槃 (360)
662.
樓宇烈教授:禅與生命體悟 (423)
663.
樓宇烈教授:永遠弘揚玄奘精神 (209)
664.
樓宇烈教授:禅宗對佛教人文精神的張揚 (313)
665.
樓宇烈教授:科學時代的佛教定位 (261)
666.
樓宇烈教授:佛教能淨化心靈 (333)
667.
樓宇烈教授:科學時代的佛教定位 (280)
668.
樓宇烈教授:正確認識佛教 (257)
669.
樓宇烈教授:樓宇烈教授為《元音老人》一書作序 (560)
670.
樓宇烈教授:面對當今科學時代 佛教定位何在? (236)
671.
樓宇烈教授:按照活菩薩的精神去做事,你就是佛,你就是菩薩 (228)
672.
樓宇烈教授:我們應該說——智慧才是力量 (331)
673.
樓宇烈教授:佛教裡的和諧 (213)
674.
樓宇烈教授:佛教與中國“和”文化 (295)
675.
樓宇烈教授: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於一切有情 (326)
676.
樓宇烈教授:普賢行願與大乘佛教的修證——樓宇烈 (270)
677.
魏道儒教授:佛教和平傳統及其現代價值 (261)
678.
魏道儒教授:關於宋代文字禅的幾個問題 (199)
679.
魏道儒教授:佛教和平主義傳統及其現代價值 (256)
680.
魏道儒教授:《大般若經》 導讀 (217)
681.
魏道儒教授:宗教融合與教化功能──以宋代兩種華嚴淨土信仰為例 (206)
682.
魏道儒教授:明本禅師的禅學思想 (193)
683.
魏道儒教授:《雜阿含經》(Samyuktagama-sutra)導讀 (217)
684.
魏道儒教授:從《華嚴十玄門》解析佛學中國化 (395)
685.
魏道儒教授:圓瑛大師的禅學 (328)
686.
魏道儒教授:佛教學科發展的特點 (225)
687.
魏道儒教授:從華嚴經學到華嚴宗學 (313)
688.
魏道儒教授:“說似一物即不中”考辯 (284)
689.
魏道儒教授:略談早期“人間佛教”的理論與實踐——魏道儒 (229)
690.
魏道儒教授:宋代禅學的主流——宗果的看話禅體系 (183)
691.
魏道儒教授:四《阿含》中的“緣起”和“無常”學說 (207)
692.
魏道儒教授:論禅宗與默照禅 (327)
693.
魏道儒教授:《兜沙經》與華嚴學的開端 (243)
694.
魏道儒教授:文字禅的興起與禅僧生活方式有關 (235)
695.
魏道儒教授:宗教虔誠與愛國情懷——法顯西行壯舉的精神動力 (304)
696.
賴永海教授:心靈淨化與佛教的社會責任 (221)
697.
賴永海教授:近現代“人生佛教”與儒家的“人本”哲學 (236)
698.
賴永海教授:淨慈道濟與後期禅宗 (317)
699.
賴永海教授:頓悟漸修與魚兔筌蹄 (321)
700.
賴永海教授:佛教與中國文化 (206)
即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。上報四重恩,下救三道苦。惟願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。在世富貴全,往生極樂國。 台灣學佛網 (2004-20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