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閱讀
首 頁
法師開示
法師介紹
人間百態
幸福人生
精進念佛
戒除邪YIN
最近更新
居士文章
寺廟介紹
熱點專題
消除業障
素食護生
淨空法師
佛教护持
全部資料
佛教知識
佛教問答
佛教新聞
深信因果
戒殺放生
海濤法師
熱門文章
佛教故事
佛教儀軌
佛教活動
積德改命
學佛感應
1201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研究與現代社會人生 (303)
1202.
洪修平教授:略論禅宗的中國化特色 (277)
1203.
洪修平教授:略論禅宗東土五祖禅法之沿革 (345)
1204.
洪修平教授:略論楞伽師、楞伽禅與中國禅宗 (367)
1205.
洪修平教授:略論人間佛教及其在當代的推展 (315)
1206.
洪修平教授:略論玄學與禅學的相異互補與相通相攝 (290)
1207.
洪修平教授:論惠能禅與中國傳統文化 (453)
1208.
洪修平教授:論惠能門下的禅法特色 (452)
1209.
洪修平教授:明代四大高僧與三教合一 (290)
1210.
洪修平教授:人心,佛性與解脫——中國禅宗心性論探源 (328)
1211.
洪修平教授:僧肇“三論”解空的哲學體系初探 (484)
1212.
洪修平教授:試論中國佛教思想的主要特點及其人文精神 (417)
1213.
洪修平教授:也談兩晉時代的玄佛合流問題 (334)
1214.
洪修平教授:諸法性空論 (318)
1215.
洪修平教授:法界緣起論 (686)
1216.
洪修平教授:法相唯識學 (522)
1217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的人文精神 (291)
1218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的特點與精神 (472)
1219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的倫理精神 (271)
1220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精神的中土文化之根 (273)
1221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精神的形成與發展 (274)
1222.
洪修平教授:佛陀本懷與中國佛教的特點 (370)
1223.
洪修平教授:從“念佛禅”看弘一法師修習念佛法門思想 (814)
1224.
洪修平教授:論中國佛教的曲折發展及其現代意義——以儒佛道三教關系為視角 (303)
1225.
楊曾文教授:吸收先進科技,促進佛教適應時代發展 (331)
1226.
楊曾文教授:愛國愛教,垂范千秋――紀念圓瑛大師圓寂50周年 (290)
1227.
楊曾文教授:當代佛教的社會教化責任 (301)
1228.
楊曾文教授:雪窦重顯及其禅法 (299)
1229.
楊曾文教授:延壽的禅、教會通思想 (289)
1230.
楊曾文教授:永明延壽及其著作 (688)
1231.
楊曾文教授:馬祖和洪州宗 (500)
1232.
楊曾文教授:人間淨土思想與不二法門 (540)
1233.
楊曾文教授:中國佛教與東方文化 (532)
1234.
楊曾文教授:佛教的民族化和禅宗 (476)
1235.
楊曾文教授:佛教中國化的回顧與思考--中國古代佛教的三個問題 (423)
1236.
楊曾文教授:如是弘願,如是偉業--紀念中國現代著名佛學家法尊法師 (481)
1237.
楊曾文教授:敦煌遺書中禅宗北宗文獻的學術價值 (388)
1238.
楊曾文教授:早期禅宗的珍貴資料--神會語錄 (481)
1239.
楊曾文教授:有關神會的兩篇銘文《神會塔銘》和《慧堅碑銘》的注釋 (410)
1240.
楊曾文教授:華嚴宗的法界圓融思想和 21 世紀的文明 (355)
1241.
楊曾文教授:《御選語錄》 (348)
1242.
楊曾文教授:新時期的佛教研究--《佛教與歷史文化》代前言 (349)
1243.
楊曾文教授:21 世紀佛教研究之我見 (317)
1244.
楊曾文教授:《<維摩诘經>釋論》序 (422)
1245.
楊曾文教授:中國禅宗典籍選編——總序 (333)
1246.
楊曾文教授:道信及其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》 (564)
1247.
楊曾文教授:達摩禅法《二入四行論》 (279)
1248.
楊曾文教授:二十一世紀的人間佛教和佛教研究 (343)
1249.
楊曾文教授:禅宗北宗及其禅法 (324)
1250.
楊曾文教授:臨濟宗的門庭施設及其現代诠釋 (495)
即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。上報四重恩,下救三道苦。惟願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。在世富貴全,往生極樂國。 台灣學佛網 (2004-20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