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閱讀
首 頁
法師開示
法師介紹
人間百態
幸福人生
精進念佛
戒除邪YIN
最近更新
居士文章
寺廟介紹
熱點專題
消除業障
素食護生
淨空法師
佛教护持
全部資料
佛教知識
佛教問答
佛教新聞
深信因果
戒殺放生
海濤法師
熱門文章
佛教故事
佛教儀軌
佛教活動
積德改命
學佛感應
851.
洪修平教授:印順法師與禅宗史研究 (422)
852.
洪修平教授:關於《壇經》的若干問題研究 (421)
853.
洪修平教授:佛教的人心關懷及其現代意義 (219)
854.
洪修平教授:如來禅與中國佛教文化 (272)
855.
洪修平教授:小乘禅數之學略述 (210)
856.
洪修平教授:隋唐儒佛道三教關系及其學術影響 (231)
857.
洪修平教授:文化互動之果:中國佛教 (237)
858.
洪修平教授:佛教與現代社會人生 (259)
859.
洪修平教授:略論南岳懷讓——馬祖禅法的主要特色 (238)
860.
洪修平教授:關於念佛與禅以及念佛禅 (592)
861.
洪修平教授:論漢地佛教的方術靈神化、儒學化與老莊玄學化─—從思想理論的層面看佛教的中國化 (273)
862.
洪修平教授:石頭希遷與曹洞宗的禅法思想特點略論 (334)
863.
洪修平教授:禅之和諧觀的歷史內蘊與現代意義——以《壇經》中的惠能禅思想為中心 (222)
864.
洪修平教授:近代佛學研究的重要人物概述 (228)
865.
洪修平教授:略論禅宗的分化與四川禅系的禅法特點 (228)
866.
洪修平教授:惠能南宗禅學思想辨義與新探 (282)
867.
洪修平教授:般若與禅觀 (345)
868.
洪修平教授:達摩祖師西來意 (353)
869.
洪修平教授:《智慧與解脫——禅宗心性思想研究》序 (307)
870.
洪修平教授:佛教般若思想的傳入和魏晉玄學的產生 (382)
871.
洪修平教授:惠能生平事跡考述 (301)
872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研究與現代社會人生 (244)
873.
洪修平教授:略論禅宗的中國化特色 (221)
874.
洪修平教授:略論禅宗東土五祖禅法之沿革 (270)
875.
洪修平教授:略論楞伽師、楞伽禅與中國禅宗 (303)
876.
洪修平教授:略論人間佛教及其在當代的推展 (246)
877.
洪修平教授:略論玄學與禅學的相異互補與相通相攝 (234)
878.
洪修平教授:論惠能禅與中國傳統文化 (339)
879.
洪修平教授:論惠能門下的禅法特色 (338)
880.
洪修平教授:明代四大高僧與三教合一 (234)
881.
洪修平教授:人心,佛性與解脫——中國禅宗心性論探源 (253)
882.
洪修平教授:僧肇“三論”解空的哲學體系初探 (363)
883.
洪修平教授:試論中國佛教思想的主要特點及其人文精神 (351)
884.
洪修平教授:也談兩晉時代的玄佛合流問題 (250)
885.
洪修平教授:諸法性空論 (253)
886.
洪修平教授:法界緣起論 (440)
887.
洪修平教授:法相唯識學 (462)
888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的人文精神 (238)
889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的特點與精神 (364)
890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的倫理精神 (205)
891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精神的中土文化之根 (211)
892.
洪修平教授:中國佛學精神的形成與發展 (219)
893.
洪修平教授:佛陀本懷與中國佛教的特點 (257)
894.
洪修平教授:從“念佛禅”看弘一法師修習念佛法門思想 (704)
895.
洪修平教授:論中國佛教的曲折發展及其現代意義——以儒佛道三教關系為視角 (234)
896.
楊曾文教授:吸收先進科技,促進佛教適應時代發展 (251)
897.
楊曾文教授:愛國愛教,垂范千秋――紀念圓瑛大師圓寂50周年 (230)
898.
楊曾文教授:當代佛教的社會教化責任 (226)
899.
楊曾文教授:雪窦重顯及其禅法 (231)
900.
楊曾文教授:延壽的禅、教會通思想 (231)
即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。上報四重恩,下救三道苦。惟願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。在世富貴全,往生極樂國。 台灣學佛網 (2004-20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