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閱讀
首 頁
法師開示
法師介紹
人間百態
幸福人生
精進念佛
戒除邪YIN
最近更新
居士文章
寺廟介紹
熱點專題
消除業障
素食護生
淨空法師
佛教护持
全部資料
佛教知識
佛教問答
佛教新聞
深信因果
戒殺放生
海濤法師
熱門文章
佛教故事
佛教儀軌
佛教活動
積德改命
學佛感應
801.
方立天教授:重“禅”與重“性”——學習太虛法師“中國佛學特質在禅”論斷的一點思考 (210)
802.
方立天教授:“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;佛教興衰,教徒有責”——弘揚當代高僧圓瑛法師的愛國愛教精神 (313)
803.
方立天教授:佛教四緣說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(226)
804.
方立天教授:中國佛教哲學的現代意義 (268)
805.
方立天教授:慧遠與佛教中國化 (272)
806.
方立天教授:寺院組織與內修外弘 (189)
807.
方立天教授:佛教:科學之友 (270)
808.
方立天教授:慧遠的佛學思想 (306)
809.
方立天教授:四十余載的佛學人生及學術生涯 (294)
810.
方立天教授:培育僧才的搖籃——香港佛教僧伽學院訪問記 (275)
811.
方立天教授:佛捨利的豐富內涵 (247)
812.
方立天教授:天台宗心性論述評 (225)
813.
方立天教授:從對“如何是佛”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 (208)
814.
方立天教授:佛教倫理推動和諧社會發展的三個向度 (254)
815.
方立天教授:禅風如何由“不立文字”到文字禅? (565)
816.
方立天教授:“正見”乃和諧之源 (262)
817.
方立天教授:普賢的實踐品格及其現代價值 (364)
818.
方立天教授:佛教文化之結構、特質及價值 (290)
819.
李利安教授:內容觀音法門略釋 (498)
820.
李利安教授:中國觀音文化基本結構解析 (387)
821.
李利安教授:觀音信仰研究現狀評析 (391)
822.
李利安教授:中國化觀音信仰的兩重文化結構 (310)
823.
李利安教授:論觀音信仰的中國化 (371)
824.
李利安教授:魏晉南北朝時期印度觀音經典向中國的傳播 (346)
825.
李利安教授:漢傳佛教觀音信仰的基本體系和基本特征 (328)
826.
李利安教授:明末清初禅宗的圓融之路 (203)
827.
李利安教授:觀音與文殊:悲智雙運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(452)
828.
李利安教授:法顯的內在品格及其當代啟示 (229)
829.
李利安教授:當代中國佛教公眾形象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 (224)
830.
李利安教授:楚山紹琦禅師念佛禅思想的基本特征 (455)
831.
李利安教授:佛教思想研究方面比較忽視的幾個領域 (254)
832.
李利安教授:論佛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的作用 (242)
833.
李利安教授:佛教的和諧理念 (236)
834.
李利安教授:觀音漢譯名稱的歷史演變與爭論 (308)
835.
李利安教授:論秦巴山區佛教的幾個特點 (286)
836.
李利安教授:佛教的人間性與超人間性及當代人間佛教的困境與出路 (246)
837.
李利安教授:佛教生態思想的基本體系 (295)
838.
李利安教授:釋迦牟尼佛捨利及其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 (615)
839.
李利安教授:太虛大師與康寄遙居士 (234)
840.
李利安教授:真禅法師佛學思想與實踐的人間性特征 (291)
841.
李利安教授:堅持素食原則 不忘契理契機 (282)
842.
李利安教授:《金剛經》玄奘譯本對羅什譯本的補正作用 (491)
843.
李利安教授:法顯精神對現代心靈環保的啟示 (221)
844.
李利安教授:從“三和”到“六和” 從“三心”到“眾緣” (234)
845.
李利安教授:佛教死亡理論的建構——《佛說死亡:死亡學視野中的中國佛教死亡觀研究》評介 (279)
846.
李利安教授:佛頂捨利的歷史淵源 (229)
847.
李利安教授:當代人間佛教所面臨的核心理論問題 (265)
848.
李利安教授:當代佛寺文化資源的定位與開發——以華林寺為例 (223)
849.
李利安教授:印度觀音信仰的最初形態 (310)
850.
李利安教授:唐宋時期民眾的佛教神靈信仰 (303)
即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。上報四重恩,下救三道苦。惟願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。在世富貴全,往生極樂國。 台灣學佛網 (2004-20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