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閱讀
首 頁
法師開示
法師介紹
人間百態
幸福人生
精進念佛
戒除邪YIN
最近更新
居士文章
寺廟介紹
熱點專題
消除業障
素食護生
淨空法師
佛教护持
全部資料
佛教知識
佛教問答
佛教新聞
深信因果
戒殺放生
海濤法師
熱門文章
佛教故事
佛教儀軌
佛教活動
積德改命
學佛感應
1701.
蔡惠明居士:興慈法師和法藏寺 (513)
1702.
蔡惠明居士:夏丐尊與弘一大師的法情道義——紀念夏丐尊居士往生45周年 (806)
1703.
蔡惠明居士:佛教是宗教是哲學,並應以科學為方便 (581)
1704.
蔡惠明居士:弘一律師與律學 (519)
1705.
蔡惠明居士:原始佛教的緣起觀 (639)
1706.
蔡惠明居士:彌勒淨土與人間淨土 (626)
1707.
蔡惠明居士:至誠恭敬 修習淨業——紀念印光大師圓寂五十周年 (1027)
1708.
蔡惠明居士:徐悲鴻的佛教因緣 (677)
1709.
蔡惠明居士:緬懷愛國詩僧亦幻法師 (499)
1710.
蔡惠明居士:信願行是淨業三資糧——學習夢東大師語錄的體會 (668)
1711.
許智銘居士:談佛說四識住輿五受陰 (446)
1712.
許智銘居士:談佛說諸婦不相隨 (459)
1713.
許智銘居士:談佛陀的隨宜方便教學法 (386)
1714.
許智銘居士:談佛陀與摩诃迦葉的法誼 (534)
1715.
許智銘居士:談六法出苦處 (348)
1716.
許智銘居士:談六身修習 (464)
1717.
許智銘居士:談佛說修觀法 (555)
1718.
許智銘居士:談摩诃迦葉與阿難尊者的因緣關系 (858)
1719.
許智銘居士:談生死的來去問題 (493)
1720.
許智銘居士:談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優婆塞 (442)
1721.
許智銘居士:談師子吼與野干鳴 (438)
1722.
許智銘居士:談三乘總持門 (443)
1723.
許智銘居士:談修不放逸與精進 (530)
1724.
許智銘居士:談三無漏學中的戒無漏學 (568)
1725.
許智銘居士:談世間空與六入處滅 (374)
1726.
許智銘居士:談修禅應先斷欲 (438)
1727.
許智銘居士:談鴦掘摩的追佛、殺佛、觀佛與贊佛 (750)
1728.
許智銘居士:談往與無住 (288)
1729.
許智銘居士:談鴦掘摩與諸尊者論修法 (402)
1730.
許智銘居士:談以七覺支修斷五蓋 (539)
1731.
許智銘居士:談五陰空與世間滅 (560)
1732.
許智銘居士:談緣起法與修斷 (832)
1733.
許智銘居士:談二王的布施功德果報觀 (913)
1734.
許智銘居士:談本有今無和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 (905)
1735.
許智銘居士:談佛說出入息修習法 (780)
1736.
許智銘居士:談出家眾入白衣家的律儀相 (763)
1737.
許智銘居士:談佛說除苦法與五受陰 (636)
1738.
許智銘居士:談佛說除憂患法 (510)
1739.
許智銘居士:談佛說的入邪道行與入正道行 (560)
1740.
許智銘居士:談佛說斷愛結、修善法 (538)
1741.
許智銘居士:談佛說四識住輿五受陰 (539)
1742.
楊惠南教授:成唯識論中時間與種熏觀念的研究 (416)
1743.
楊惠南教授:山色豈非清淨身 (829)
1744.
楊惠南教授:“實相”與“方便”——佛教的“神通”觀 (860)
1745.
楊惠南教授:解嚴後新興台灣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 (389)
1746.
楊惠南教授:對《妙法蓮華經玄義研究》的看法 (536)
1747.
傅味琴居士:大乘道圓滿修法(1~9) (1030)
1748.
傅味琴居士:學修三皈依(90~93) (800)
1749.
傅味琴居士:學修三皈依(80~89) (526)
1750.
傅味琴居士:學修三皈依(70~79) (593)
即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。上報四重恩,下救三道苦。惟願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。在世富貴全,往生極樂國。 台灣學佛網 (2004-2012)